产品展示PRODUCTS
中国篮协向CBA俱乐部发函 启动亚洲杯男篮人才推荐机制
北京,2025年——中国篮球协会近日正式向各CBA俱乐部发出邀请函,要求各俱乐部推荐优秀球员进入男篮亚洲杯国家队候选名单,这一举措被视为中国篮球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旨在通过俱乐部专业视角,发掘更多潜力球员,组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队出战即将到来的亚洲杯赛事。
篮协新举措:从“征调”到“邀请推荐”
根据本报获得的独家信息,中国篮协在本周初已向全部20家CBA俱乐部发送了正式文件,详细说明了推荐球员的标准、流程和时间节点,与以往篮协直接指定集训名单不同,这次采用了“俱乐部推荐+篮协评估”的双向选择模式。
篮球评论员张远帆分析:“这一变化体现了篮协选人思路的转变,俱乐部最了解球员的日常训练状态、职业态度和技术特点,他们的推荐能够帮助国家队教练组发现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优秀人才。”
各俱乐部需在两周内提交推荐名单,每支俱乐部最多可推荐三名本土球员,推荐材料需包含球员详细技术数据、比赛录像剪辑以及教练组评价报告。
推荐标准:技术特点与团队角色并重
据悉,篮协在函件中明确了推荐球员的几项核心标准:
球员需具备突出的专项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外线投篮、防守多样性或组织串联方面有特长,中国男篮在近年国际比赛中暴露出的投篮稳定性问题,可能成为本次选拔的重点考量因素。
球员的比赛态度和职业素养被列为重要评估指标,篮协特别强调,被推荐球员应具备“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第三,考虑到亚洲杯的比赛特点,篮协希望各俱乐部推荐那些能够适应不同比赛节奏、在高压防守下仍能保持技术动作稳定的球员。
广东宏远俱乐部总经理朱芳雨向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开始内部评估,会推荐那些不仅技术出色,而且能够适应国际比赛强度的球员,这种推荐机制能让国家队选拔更加全面。”
俱乐部反应:积极评估,谨慎推荐
对于篮协的这一新举措,各CBA俱乐部普遍表示支持,同时也在谨慎评估最适合推荐的人选。
辽宁男篮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从多个维度评估球员,不仅是数据表现,还包括他们的心理素质、国际比赛经验以及能否适应国家队战术体系。”
新兴力量如广州龙狮和浙江稠州银行等俱乐部也看到了这一机制带来的机会,浙江俱乐部官员表示:“这为那些在强队中可能得不到足够机会,但实际具备国家队潜力的球员提供了新的通道。”
也有俱乐部表达了谨慎态度,一位不愿具名的俱乐部管理层人士指出:“推荐球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的球员能够为国效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俱乐部自身的赛季规划和球员健康管理。”
球员心声:荣誉与责任并存
多位CBA球员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入选国家队的强烈愿望。
上赛季CBA最佳进步奖得主、上海大鲨鱼队前锋林志明表示:“能为国出战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如果被俱乐部推荐,我将视其为最高荣誉,全力以赴备战亚洲杯。”
老将周鹏则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一机制:“更多的竞争对国家队建设是好事,这种推荐制度能够让那些平时可能被忽视但实际具备实力的球员获得机会。”
年轻球员对此尤为积极,22岁的南京同曦后卫王瑞泽说:“这是一个更加公平的选拔机制,只要在联赛中表现出色,就有机会进入国家队视野,这激励我们每场比赛都要全力以赴。”
选拔流程:专业评估与科学决策
根据篮协安排,收到俱乐部推荐后,国家队教练组将联合技术分析团队对推荐球员进行综合评估,评估过程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数据筛选,通过高级数据分析模型,评估球员在CBA联赛中的表现,特别是关键比赛中的发挥;
第二阶段是录像分析,重点考察球员的技术特点、比赛习惯和战术执行力;
第三阶段是实地考察,教练组成员将分头观看推荐球员的现场比赛和训练,与俱乐部教练组沟通了解球员日常表现。
国家队主教练乔尔杰维奇已提前结束休假返回中国,亲自督导这一选拔过程,他的教练团队将综合考虑球员技术特点、国家队战术需求以及团队化学反应,最终确定集训名单。
历史背景:中国男篮亚洲杯征程
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及其前身亚锦赛)历史上曾16次夺冠,是赛事历史上最成功的球队之一,在最近几届比赛中,中国队的统治力有所下降,上一次夺冠还要追溯到2015年。
2022年亚洲杯,中国队止步八强,暴露出在面对亚洲新兴力量时的诸多问题,此次篮协改革选拔机制,正是为了重整旗鼓,力争在即将到来的亚洲杯中重返巅峰。
篮球专家徐济成指出:“亚洲篮球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强队如伊朗、韩国依然强大,而日本、菲律宾等队归化球员实力显著提升,中国队需要通过更加科学、开放的选拔机制,确保组成最强阵容应对挑战。”
国际视野:各国选拔机制比较
中国篮协此次采用的俱乐部推荐机制在国际上已有先例,西班牙篮协长期采用类似制度,各ACB俱乐部有权推荐球员进入国家队候选名单,这一机制被认为是西班牙篮球长期保持世界顶尖水平的重要因素。
澳大利亚篮球也采用俱乐部与篮协紧密合作的方式,NBL各队教练组会定期向国家队提供球员评估报告。
与之相比,美国男篮的选拔更多依赖于球员在NBA的表现以及个人意愿,制度更为灵活。
亚洲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则主要依靠国家队教练组直接观察联赛确定名单,俱乐部参与度相对较低。
未来展望:长效机制还是临时措施?
业内专家普遍关注这一推荐机制是会成为临时措施,还是将发展为长期制度。
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教研室主任李教授认为:“如果这一机制被证明有效,很可能被固定下来,不仅用于亚洲杯,还可能扩展到世界杯、奥运会等更大赛事的球员选拔中。”
也有观察家指出,这一机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配合。“关键在于篮协与俱乐部之间能否建立真正的信任和共赢关系,”体育产业分析师张强表示,“俱乐部需要确信,球员在国家队的经历能够促进其职业发展,而非仅仅增加伤病风险。”
亚洲杯备战时间表
根据国际篮联亚洲区赛程,下一届亚洲杯预计将于2025年7月开赛,中国男篮的备战工作已进入倒计时:

- 2024年11月-12月:完成球员推荐与初步筛选
- 2025年1月-2月:确定初步集训名单
- 2025年3月-5月:第一阶段集训与热身赛
- 2025年6月:最终名单确定
- 2025年7月:出征亚洲杯
在此期间,CBA联赛将相应调整赛程,为国家队集训留出窗口期。
中国篮协此次邀请CBA俱乐部推荐国家队球员的举措,标志着中国篮球人才选拔进入更加开放、协作的新阶段,这一制度能否帮助中国男篮在亚洲杯重振雄风,不仅关系到短期比赛成绩,更可能影响中国篮球长远发展路径。
随着各俱乐部陆续提交推荐名单,一场关于人才发现与培养的篮球革新正在悄然展开,国家队与俱乐部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或将为中国篮球开启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10-29
浏览次数:
次
返回列表